公益一詞應該如何理解
公益是公共利益事業的簡稱。這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種通俗講法。指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?!肮妗睘楹笃鹪~,五四運動后方才出現,其意是“公共利益”,“公益”是它的縮寫。社會公益組織,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、不把利潤最大化當作首要目標,且以社會公益事業為主要追求目標的社會組織。
公益活動是現代社會條件下的產物,是公民參與精神的表征。公益活動要生產出有利于提升公共安全、有利于增加社會福利的公共產品。在組織公益活動時,要遵循公德、符合公意,努力形成參與者多贏共益的良好氛圍。因而,公益活動至少應包含公民、公共、公德、公意和共益等五個要素。
個人、公益組織及企業都可以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和維護者,以實現和維護公共利益為使命,用各自的方式參與公益事業。比如:
個人層面,可以自愿通過捐贈、倡導、監督、志愿服務及入職公益組織等方式參與公益事業,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踐行環保低碳等公益理念,自覺開展節約水電、垃圾分類等活動;個人參與公益事業時,建議遵循量力而行、非犧牲的原則,以保證個人正常生活及公益行為的可持續性。
公益組織層面,則以解決某個社會問題為目標,基于社會需求、專業理念和方法及自身能力,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,通過志愿者及受薪的專業人員開展服務、倡導、籌款等活動,進而獲得個人和企業的捐贈及其他經濟收入,同時動員和整合其他社會資源,以活動或項目的形式執行解決方案,最終解決社會問題,達到實現和維護公共利益的目標。
企業層面,可將參與和支持公益事業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途徑之一,納入企業發展戰略。企業可以直接捐贈,也可以動員員工開展志愿服務,也可以成立相關部門甚至基金會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企業在開展公益活動時,必須與自身的商業活動區隔開來,不能以營利為目的。
現代社會公益活動,還結合了信息化技術,通過網絡的傳播,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參與公益活動,真正實現高速,面廣的效果,通過各個地方各種人的協作,讓世界更美好。
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,不作為商用, 版權歸屬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,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,我們將立即刪除.